压缩机设备是企业的重要生产设备,一般来说工作人员对压缩机的管理主要侧重于设备运行良好,无故障,做好压缩机设备的维护维修及保养。很多生产人员或者相关设备管理人员只是将压缩机设备能够正常运行作为判断设备是否完好的依据,而维护及维修只是故障后进行的工作,因而带来问题较多。
压缩机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够实现从设备的需求规划到回收利用等全过程管理,充分发挥出设备的价值,同时促进企业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发展,提高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水平。因此在压缩机设备管理阶段,需要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进行深入的探讨与思考,加强压缩机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与把控,制定科学合理的管控措施,充分发挥设备作用,强化压缩机设备保养维护。
一.压缩机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概念,特点及目标
压缩机设备全生命管理也称为压缩机设备寿命周期管理,指压缩机从规划采购、安装调试、使用及维护保养、更新改造、停运及报废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过程,是能够覆盖压缩机设备全方位的管理。从本质上讲,压缩机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是一门全新的技术类型,能够实现对于压缩机的前期、使用中及后期的全过程管理。这样可极大加强管理效果,有利于充分掌握压缩机各个时期的使用状况,以及在投入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进而实现设备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充分利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开展对于压缩机的管理可以强化管理成效,有效促进压缩机的生产效率。
压缩机设备全生命管理的特点是,压缩机在使用过程中的运行维护管理反映了物质的运行情况。在压缩机管理中离不开资产管理,压缩机的全生命周期从采购到维护保养及改造,再到报废等过程中都需要资产的管理。资产管理在压缩机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重点是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节约企业成本,从而实现相关价值。
压缩机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任务是以生产经营为目标,通过一系列科学技术、经济及相关组织措施,对压缩机在生产过程中的规划与购置、安装调试、使用及维护、技术改造及更新、报废及再利用的全过程进行管理,从而取得压缩机在生产过程中的综合利用率最高的理想目标。
二.压缩机设备管理存在的特点
1.点多、线长、面广
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压缩机的集中使用在管理上比较方便,但在大型企业,如钢铁、石化、煤化工等企业中,压缩机的使用需根据生产特点进行布置。每个生产点相隔距离较远,而且工艺不尽相同,使用的压缩机设备种类也会不一样,这样就会给压缩机设备管理带来较大的困难。特别是在企业组织相关压缩机设备全面检修过程中,由于压缩机设备安装点较为分散,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赶路,真正用来开展设备检修的时间有限,尤其在油田开采和长输油气企业中,这类问题更加突出。
2.压缩机设备种类较多,使用不同,大型压缩机设备使用难度大,人员配备技术相关培训不到位
能源化工企业涉及的压缩机等大型设备较多,种类各不一样,使用方法不同,使用和维护保养的方式难度较大,因此需要专业人员经过专业化的培训和考核,并取得相关资格证书后方可开展操作和维护保养。由于人员紧张或相关培训不到位,会出现压缩机操作不当或维护保养不到位而造成设备停用。
3.数据有效性要求高,维护保养和检修工作量大
很多企业对压缩机设备的使用数据要求特别高,而大型压缩机设备也需要这种实时数据的跟踪。不仅要保证设备的可靠稳定运行,还需要对设备安全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提供保障,并确保压缩机设备运行数据的真实有效性,因此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定检,确保压缩机设备运行良好。
三.压缩机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1.设备采购
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需要在新项目计划或由于国家标准更新对生产工艺进行添置或改造,从而会形成新的设备购置计划。此时,在向物资采购部门提出压缩机设备采购清单时,要明确压缩机的名称、规格型号、技术参数等。企业可选择多家供应商进行洽谈或者公开招标的方式,通过比较报价、设备技术参数及所提供的各项配套服务,综合考评后确定压缩机设备的供应商。
同时,考虑到压缩机作为企业长期使用设备,所选机器需经过一定的实际生产运行考验,证明其具备性能优良、维修性好、零部件通用及互换性强、结构合理、备件采购周期短、能耗低、安全装置齐备可靠,对环境无污染(达到国家规定的节能标准)、经济性好、性价比高等特点。
2.安装调试及验收
压缩机采购到位后,由于装箱及运输过程中的不可控性,要对设备进行开箱验收,对新设备的包装情况、完好程度、配件种类和数量、使用说明书、设计资料及产品合格质量证明资料等需逐一查验。开箱验收无任何问题后进行现场安装和调试,调试过程有单台压缩机设备的调试和多台压缩机设备及相关工艺设备的联合调试,并对其进行状态及功能验收。
3.使用及维护保养
压缩机交付使用后,实行定机、定人、定职责的“三定”管理。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保养人员应严格遵守企业相关规程,做好设备防冻、防凝、防腐、保温、堵漏等工作,并持证上岗。
压缩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重视现场管理,加强设备经济管理,合理制定运行、维修方案,提高设备利用率、完好率、降低泄漏率,并对生产运行中的关键环节实行“特级维护”。根据压缩机的使用特点开展相关维护保养,即日常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及小修、中修、大修理。压缩机维修及维护保养要严格按照说明书及企业规定的设备维护保养手册等规定执行,做到安全、优质、高效、环保、节约。
4.压缩机设备更新及改造
压缩机使用过程中可采用先进的检测、修理、改造技术,适时进行设备更新,不断提高设备性能。企业可结合实际,依据技术先进、生产高效、经济合理、安全环保、绿色节能的原则,根据生产需要,开展设备的改造更新。改造、更新设备时要注重质量和性能的改善,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既要考虑性能的先进、经济效益,又要考虑安全、节能及环保要求。
压缩机的更新、改造需要根据其技术要求和经济效益等指标进行确定,当压缩机出现以下情况时建议及时进行更新或改造:
(1)压缩机主要零部件磨损严重,经过多次大修后技术性能无法满足工艺要求,无法保证产品质量
(2)压缩机虽然磨损不严重,但技术状况差、效率低或经济效益差。
(3)压缩机经大修后能恢复技术性能,但大修费用超过原采购值的50%。
5.压缩机设备报废及再利用
压缩机报废处理阶段主要工作重点是做好资产管理,在此过程中需要确保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已经完全充分的得到了利用。当设备已达到使用年限,首先需要使用部门进行报废申请,再由专业工程师进行技术鉴定来确定该压缩机设备已达到报废条件,最后由资产管理部门对该设备的报废申请进行审核,由公司批准进行报废后则进行设备下账、核销、回收和处置。压缩机报废及再利用整个过程需要真实透明,必要时需现场核实设备的使用情况,并对可以重复利用的配件予以明确、回收再利用,从而最大程度上提高设备的可利用价值。
四.完善压缩机设备生命周期管理的相关阶段
1.重视设备的前期管理
压缩机设备的前期管理是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充分认识到设备采购及工程建设方面的重要性。采购合法合规、完好有效的设备,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进行安装调试,是整个生产工艺安全、平稳、可控运行的先前条件。首先,在开展压缩机设备规划以及可行性研究时,需要相关工艺、工况条件、运行环境、自控电气仪表等相关配套设备的专业工程师提前介入,进行把控,从而最终确定设备的采购计划;其次,在工程建设前,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将计划接管设备管理的人员和工程建设管理人员一并成立工程建设项目组,从而使接管设备人员随时了解工程建设前期手续办理情况,也可严格把控设备安装及设备资料的移交。这将对设备投入使用后的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后期设备交接管理及技术传承打下坚实基础。
2.强化设备基础信息管理
强化压缩机基础信息管理同样也是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开展压缩机设备管理及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在了解企业相关设备运行及完善设备管理体系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强化压缩机设备基础信息管理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完善设备管理制度
企业需要制定一整套完善的压缩机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从前期设备采购安装及调试,到投入使用后的维护保养及维修,再到报废及再利用,每个阶段都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管理措施,这样才能使压缩机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才能提升设备管理水平,提高设备利用率与完好率,使设备的可利用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在压缩机使用中,需要充分秉承以维护保养为主,以维修为辅的重要原则,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在压缩机使用与操作阶段的点检与日常维护,同时充分明确设备的保养维护责任,严格落实“三定”管理,以规范且严谨的制度来保障设备安全、高效运行,使设备能够在投入使用过程中为企业创造出更为丰富的价值与效益。
(2)建立设备技术档案
在压缩机投入使用时,需要逐台建立设备技术档案,通过建档管理可以保障设备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科学化,同时也是落实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实际当中,压缩机的技术档案是设备在采购、使用、维修以及改造期间所形成的重要档案材料,其中包含了厂家所提供的说明书以及图纸等原始资料,同时也囊括了设备在投入使用阶段的生产运行、维护保养及维修等各项技术资料。使用单位在建立完善相关档案的基础上还需要建立健全压缩机单机卡片、相关部件如动密封点卡片和静密封点卡片、润滑图、密封点图、设备台账等基础信息,与单机设备档案一并保存,从而建立健全技术档案。通过不断完善压缩机管理基础信息,可以为其管理的规划、决策和改进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3.搭建设备信息化管理平台
每个企业的管理水平不一,造成压缩机设备的档案管理、基础信息管理、生产运行及日常维护保养等管理水平的参差不齐,很多还停留在依靠人工进行管理的阶段,管理难度较大。对压缩机设备开展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其实时动态管理,很大程度上节省人力物力。压缩机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需要包含相关设备前期物资采购、资产管理、设备运行及维护保养等众多平台的数据共享与支持。从前端业务开始到报废结束,对设备全过程实施综合管理,需要集成设备验收、台账管理、档案管理及知识库、缺陷管理、事故故障管理、安全附件管理、设备润滑管理、动静密封管理、巡检点检管理、报表管理、备品备件管理等众多功能,可及时全面的掌控设备情况。企业需要以安全生产为中心,以相关设备台账为基础数据,将压缩机各个阶段的使用情况进行信息化管理,按现代管理的工作模式进行结构设计,对压缩机设备全过程实施综合管理,实现降本增效,提升设备的安全管理水平。
压缩机的有效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安全运行、生产经营、产品管理、生产成本、市场竞争等,其与其它生产设备的管理一起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基础,对企业长远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由于压缩机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涉及的环节众多、流程复杂,必须提前进行合理的系统规划,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模式。同时,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也是极为必要的,可以极大地提升设备管理的便利程度与准确性。
此外,提升信息化共享程度,保证企业设备管理相关部门可以共享数据。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压缩机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将得到更为深入的发展,这对于确保设备的安全可控,提高使用水平,实现企业经营效益最大化并节约成本具有重要意义。